母亲

更新日期:2010-11-09浏览次数:797

 

   

母亲是农民。

前些天回家看望母亲,母亲不在家,邻居告诉我,她去地里割稻子了。我赶到田头,看不到母亲,只看到地的那一头稻子在动——母亲身高只有一米五!

看着母亲草帽下面散落出来的灰白色头发,满面汗水的紫红色脸庞,听着母亲急促的喘息声,我几乎有点把持不住。

“你怎么来家了?我们快回家做饭吧。”母亲有点不好意思地笑着说。

 我张了张口,却没有说出什么,但是我知道,我的脸的肯定很难看。

 母亲今年51岁,体重七十多斤,就是这么瘦弱的身体,几十年来和父亲一起就靠着几亩农田和父亲打点零工含辛茹苦地支撑着这个家,供养我们兄妹三人——我读完五年大学,妹妹读完中学,弟弟今年读大三。有时真让人难以想象她怎么能胜任那么繁重的农活。这几年我和妹妹的经济条件逐渐好起来,我们总想让父母能活的轻松一点,夏季大忙,妹妹专门寄来一千块钱“不要再栽稻了,包给别人干吧!”妹妹叮嘱他们,可是第二次打电话来的时候,家里依旧没人接,晚上妈妈告诉她:“我和你爸在地里栽稻,家里没人,嘿嘿......”她笑得有点腼腆。妹妹抹抹眼角,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上次我回家,一再哀求,让他们用收割机,不要再辛辛苦苦地割、运、打、扬......太累了,何必呢?咱们也不缺那几个钱,可是——唉!

 “我又没老,生来就是种地人,不干活怎么成?干活有什么不好?收割机不糟蹋粮食吗?动弹动弹舒服。俺们这些年不就是凭种地养活的你们吗?俺培养出两个大学生,一个中学生,怎么了?有什么不好?”母亲说得自豪,说得硬气,“再说了,你们也都不容易,你们有钱了,那是你们的本事,俺也高兴,俺就不该有自己的本事?下回不准再给钱!”母亲居然那么理直气壮。

 我有点想笑,可是笑不出来。

 ——母亲是农民,那么纯粹,正是这种纯粹影响了我们,使我们形成了坚强、乐观、豁达的性格,成就了我们吃苦耐劳、自立自强的精神。

 母亲不老!我默默地在心里叨念着。

 母亲不识字,在父亲为老大的兄弟五人中,三叔文化程度最高,但三叔最敬服我母亲。

 祖母今年80岁,年龄大了,喜欢清静,在交通条件极差的老宅单独生活,母亲几乎是每天都要骑着自行车去看一次,浆洗缝补、吃穿用度,事事在心,祖母对母亲极是依赖。去年夏天有一次母亲煲了鱼汤装在保温桶里给祖母送去,右手提着保温桶,左手掌着车把,到了一个下坡拐弯处,坡太陡,车速快,车子突然向右边的水沟里栽下去,母亲“噗通”一声跌倒在水里,那一瞬间,母亲的右手猛地高高举起,鱼汤一滴也没有洒,水淋淋地赶到祖母家里,母亲还是笑,祖母也笑着喝鱼汤,喝着喝着就有一滴泪落进鱼汤里,母亲和祖母都没有甜言蜜语,在父母和儿女之间,任何甜言蜜语都太淡,都没有一碗鱼汤来得真实,没有一个会心的笑容来得自然。

 今年夏天祖母生病,那时刚下过一场透雨,老家属于粘土区,通往祖母家的路满是泥泞,没办法骑车子,母亲只好背着祖母在泥泞里深一脚浅一脚向医院艰难地前行——不知道是汗水还是泪水浸透了婆媳俩的前胸后背......

 我想起了今年春天母亲生日——母亲自己是从来想不起的,是三叔私下里召集我们说要给母亲过生日,我们到了家,母亲惊喜,吃饭的时候,三叔安排母亲在上席做好,然后走到对面,恭恭敬敬地站好,说:“长嫂比母,我给大嫂磕个头,好人一生平安!”说着就磕了下去......

“大嫂做的,我们亲生儿女做不到,百行孝为先,论心不论事,心中想到尽儿女之责的‘孝’,不能算至孝,至孝应该是大嫂这样的。人活到这个份儿上,识字不识字还有什么要紧呢?识字不就是为了懂得更多的道理吗?懂得的道理再多,不还是要做吗?能出自本心去做,这不就是懂得道理的最高境界吗?”三叔如是回答母亲“俺也不识字,不懂多少道理”的谦逊。

 母亲很孱弱,但是在大家的心目中,母亲是那么高大,仿佛瘦小的身躯里蕴含着无穷的力量。她善良而坚强。感谢母亲,她虽然不曾给我们提供丰厚的物质生活,却用自己强大的内心世界感染着自己的儿女,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母亲,我们才真正懂得了怎样做人,怎样生活;正是缘于母亲的影响,我才能在读大学的暑假期间自己挑着豆浆穿庄入户叫卖以补贴家用;正是由于母亲的身教,我才真正理解了什么叫做坚强,什么叫做正直!

 我常常认为,我今天之所以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得还算尽职尽责,那就是因为我一直鞭策自己:我要像母亲对待祖母那样对待每一个患者,因为我常常想,母亲不仅生养了我们的生命,更多的是母亲哺育了我们的精神,我从母亲身上得到的太多太多,我怎样报答母亲的恩情呢?除了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心尽力地把母亲给予我们的爱向整个世界传递之外,还能有什么更能让母亲欣慰的事情吗?

 感谢母亲!

                                                                                                                              肾内科耿立艳